蒙牛期待奶粉業務實現由“追趕者”向“領跑者”角色的轉變
《中國科技投資》李曉娜 羅曉凡
近日,蒙牛乳業公布2021年業績報告,2021年全年營收達到881.4億元,同比增長15.9%,營收增速已恢復疫情前水平,同時公司歸母凈利潤達到50.25億元,同比增長42.6%。
蒙牛乳業2021年的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主要依靠的是收入貢獻占比總營收達86.8%的液態奶業務,而冰激凌業務、奶粉業務以及其他業務的收入貢獻占比均不足一成。
尤其是奶粉業務,2020年蒙牛乳業總裁盧敏放曾提出“奶粉業務在三年內沖擊中國市場前三”的目標。但目前對比來看,蒙牛乳業奶粉業務營收水平尚待突破,其2020年、2021年奶粉業務營收均不足50億元,而2020年伊利股份、中國飛鶴等乳企的奶粉業務營收已突破100億元,2021年中國飛鶴營收已超過200億元,君樂寶奶粉業務收入也已超過100億元。
當前中國奶粉市場競爭激烈,蒙牛乳業奶粉業務要如何實現沖擊前三的目標?《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致函蒙牛乳業,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應。
業績增長
2020年底,蒙牛乳業瞄準“2025年,再創一個新蒙?!钡陌l展目標,制定了發展戰略“五年計劃”。也就是說,以2020年760億的營收規模為基準的話,蒙牛乳業2025年需達到1500億元左右的營收。
作為“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2021年蒙牛乳業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營收凈利潤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營收同比增長15.9%至881.4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達到50.25億元,同比增幅達42.6%。
具體來看,在蒙牛乳業的營收構成中,液態奶業務收入為765.1億元,同比增長12.9%,仍是蒙牛的主要營收來源,其中又以高端常溫牛奶特侖蘇貢獻最大。液態奶業務線大致可分為常溫奶、低溫酸奶、低溫鮮奶三大子產品線,特侖蘇營收業績超300億元,同比增長33%,在蒙牛乳業整體銷售額的占比超三成。
特侖蘇大單品之外,蒙牛乳業的其他業務板塊體量較小,如冰激凌業務及主要包括奶酪的其他業務占比營收分別為4.8%及2.8%。不過,近兩年這些業務板塊增速較快,2021年冰淇淋業務收入42.4億元,同比增長61%,主要包括奶酪的其他業務收入24.4億元,同比增長126.3%。
冰淇淋、奶酪等產品成為強勢增長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蒙牛乳業的收購擴張戰略,而從蒙牛乳業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來看,外延收購也是其擴大營收規模的主要路徑。
2021年3月底,蒙牛乳業收購東南亞冰淇淋品牌艾雪,推進印尼等地業務拓展。2021年7月,蒙牛乳業斥資近30億元入主妙可藍多(600882.SH)。妙可藍多財報數據披露,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44.78億元,同比增長57.31%。
在此之前,蒙牛乳業已并購了多家企業。2013年,蒙牛乳業牽手雅士利國際,2015年,蒙牛乳業全資收購多美滋中國,加注布局奶粉領域。2017年,蒙牛乳業增持現代牧業股票,成為其戰略股東。2018年,蒙牛乳業收購中國圣牧51%股權。2019年,蒙牛乳業收購澳洲有機奶粉品牌貝拉米。
通過一系列并購,蒙牛乳業業績快速增長,營收水平一度超過伊利股份,但2019年-2020年蒙牛乳業與伊利股份的營收差距有擴大之勢,2020年蒙牛乳業落后伊利股份接近60億元營收。
不過,需要提及的是,并購也增加了蒙牛乳業業績的不確定性。以現代牧業為例,2018年現代牧業產生了8.58億元的信貸虧損撥備,成為當年蒙牛乳業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由于雅士利國際年內虧損,蒙牛乳業確認商譽減值準備22.54億元,亦導致公司當年凈利潤由盈轉虧。2019年,蒙牛乳業計提23.64億元的商譽減值,其中與雅士利國際有關的達22.99億元。
截至目前,蒙牛乳業賬上仍有高達59.48億港元的商譽,對比伊利股份,后者2020年商譽僅為3.62億元。若并購整合不及預期,仍有商譽減值風險。
奶粉業務亟待突破
值得提及的是,在蒙牛乳業的主要業務板塊中,奶粉業務板塊2021年的營收增速最低,營收同比增長8.2%,且營收不足50億元。
蒙牛乳業奶粉業務板塊主要包括雅士利國際以及貝拉米,其中貝拉米2021年收入在5億元左右,較2020年的10億元大幅縮水;2021年雅士利國際奶粉產品分部業績為36.5億元,而蒙牛奶粉業務總營收為49.5億元。
作為對比的是,2020年伊利股份奶粉業務營收已達128億。且今年3月,伊利股份發布公告宣布正式控股澳優52.7%股份,這意味著伊利系奶粉業務將突破200億元門檻。中國飛鶴日前披露的財報顯示,公司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貢獻了215.15億元的收入。
君樂寶亦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2021年君樂寶奶粉產銷量超過10萬噸,從天貓官方旗艦店來看,君樂寶嬰幼兒奶粉的價格區間大致位于每罐(800g)168元-341元,即使按照100元/1000g計算,君樂寶2021年奶粉業務收入也已超過100億元。
甚至于2019年被蒙牛乳業轉手的君樂寶整體營收在2021年也已經突破200億元,成為了蒙牛乳業目前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2020年,蒙牛乳業總裁盧敏放曾就奶粉業務定下“三年進入中國市場前三”的目標。綜上來看,蒙牛乳業奶粉業務距離前三還有較大的差距。
實際上,早幾年為了壯大奶粉板塊,蒙牛乳業曾先后收購君樂寶、雅士利國際以及貝拉米等品牌,但尚未培育出支撐奶粉板塊營收的強勢品牌。
收購已久的雅士利國際也未成為蒙牛乳業的業績“支柱”。2013年,蒙牛乳業斥資百億港元收購雅士利國際,此后,雅士利國際先后經歷了2014年達能入股、2015年蒙牛旗下的奶粉品牌“歐世”與2016年達能“多美滋”的并入。但雅士利國際營收由2013年的38.9億元逐步滑落,低谷時期營收僅22.03億元,直至2020年仍未回到2013年的營收水平。
2021年,雅士利國際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8140萬元,同比下滑180.5%,雅士利國際解釋為受到多美滋業務商標一次性減值人民幣2億元的影響。
不過,蒙牛乳業的奶粉業務近期有了新動向,引發業內對于雅士利國際“逆襲”的期待。3月16日,雅士利國際對外公布了有關控股股東蒙牛乳業擬私有化公司的消息,不過目前交易架構和細節仍未確定,也沒有簽署任何協議,交易是否推進仍有很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