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健康)將益生菌視作全新的增長曲線后,開始不留余力地扶持這個“新太子”。
日前,均瑤健康對外宣布擬繳納200萬元保證金參與潤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盈生物)破產重整投資人的公開招募。
據悉,潤盈生物是亞洲大型益生菌生產基地之一。在均瑤健康中小投資者以及乳制品業內人士看來,均瑤健康如果可以成為潤盈生物的重整投資人,將會是低價收到優質資產的好買賣。
但均瑤健康益生菌業務才剛剛起步,主力部隊乳酸菌飲品又顯頹勢,均瑤健康的春天何日可以到來?
益生菌地位扶搖直上
藍鯨產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潤盈生物或由于資金鏈斷裂導致破產。此次報名潤盈生物重整投資人的企業大多都是世界500強,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均瑤健康是昨天才報名,目前這些企業還沒有進行盡調,也沒有給出具體的重整方案,所以到底誰會更有機會成為重整投資人有待事件的進展。
均瑤健康在公告中亦指出,現已初步完成了報名事宜,均瑤健康能否成為潤盈生物重整投資人尚存在不確定性。
此次破產重組的主角潤盈生物創建于2006年,該公司是全球益生菌產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涵蓋益生菌菌粉,特色發酵劑,功能性食品及衍生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保健、日用化工、水產養殖等諸多領域。
潤盈生物生產基地占地面積近3.7萬平方米,高活性凍干菌粉年產能達300噸,是亞洲大型益生菌生產基地之一。目前潤盈生物產品已遠銷海內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
3月14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披露的潤盈生物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也披露出潤盈生物目前的經營情況。
潤盈生物目前在冊員工164人,雇傭勞務人員30人。潤盈生物生產設備運轉正常,70%的產品對外出口銷售,月銷售額達到700余萬元。潤盈生物現存有大量庫存原材料及庫存產品,如繼續保持現有的規模生產,扣除生產及人工成本后尚有盈利。
從上述決定書可以了解到,潤盈生物生產經營仍在運轉,同時有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可以彌補均瑤健康在益生菌產業上工廠的缺失。
據了解,均瑤健康益生菌產品采取輕資產運作模式,即均瑤健康研發配方,委托代工廠負責采購原輔料、包裝材料,完成生產供應鏈作業。均瑤健康駐廠監控生產質量,最后回購代工產品。
乳業專家宋亮告訴記者,均瑤健康計劃成為潤盈生物重整投資人是想通過較低的價格獲取質量較高的資產。
“均瑤健康致力于以益生菌為核心突破,大力拓展健康產品,此次擬參與潤盈公司破產重整是希望能夠有效整合益生菌業務的資源,發揮協同效應,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提升經營能力?!本幗】翟诠嬷兄赋?。
據了解,均瑤健康核心業務乳酸菌飲品深陷增長泥潭后,益生菌業務成為均瑤健康預想的第二增長曲線,該公司曾明確提出成為全球益生菌領跑者的愿景。
2021年,均瑤健康益生菌飲品、益生菌食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123萬元、3543萬元,合計益生菌品類收入逾5600萬元,從目前均瑤健康的營收結構來看,占比較小,仍處于起步階段。
“如果均瑤健康成功參與到破產重整,成為重整投資人,對于均瑤健康來說就是通過較低的價錢獲得一個生產基地,性價比較高?!庇型顿Y人指出,均瑤健康或也需要考慮,潤盈生物作為如此大的益生菌公司都已經破產,那均瑤健康能否順利操盤益生菌項目,同時能否順利掌控這個生產基地。
含乳飲料的困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均瑤健康依靠旗下“味動力”乳酸菌飲品闖出一片天地,但是上市以來,乳酸菌飲品的反向沖刺使得均瑤健康業績亮起紅燈。
2022年第一季度,均瑤健康營業收入2.48億元,同比減少2.26%,凈利潤1827萬元,同比下降71.6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3億元,同比減少737.76%。
均瑤健康方面表示,主要系持續對產品和渠道投入,導致費用增加;部分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產品成本,本期受疫情影響,部分訂單、部分工廠無法發貨、運輸成本增加等原因,導致凈利潤下降。
另一家主營業務同為含乳飲料的李子園在2021年經歷高增長之后,卻在2022年開局之時馬失前蹄。
李子園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8%,凈利潤同比減少23.59%,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滑33.60%。
“凈利潤下滑主要是由于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所致?!崩钭訄@在公告中坦言。
國元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2年Q1,李子園主力市場遭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物流運輸及部分消費場景受到干擾,致使李子園營收在疫情反復擾動下增速有所放緩。原材料等價格上漲疊加宣傳費用集中投放,短期利潤承壓。李子園為提升品牌知名度,顯著擴大了營銷費用的投放,2022Q1銷售費用率同比增加至14.77%,達到歷史高峰。
“其實含乳飲料已經是夕陽產業,除非技術上能有重大創新,否則難有起色?!庇腥橹破窂臉I人士告訴記者,以乳酸菌飲料為例,乳酸菌類產品準入門檻低,市面上關于乳酸菌的產品層出不窮,小型企業的優勢在于產品價格會低一些,大型廠商則是有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均瑤健康這種級別的企業就會在中間被雙方侵蝕。
李子園、均瑤健康也都看出目前的困境,比如產品單一、同質化等問題,開始付出實際行動來改善目前業務結構上的缺失。
李子園圍繞乳制品領域推出多種新品。在李子園天貓官方旗艦店中,李子園經典產品甜牛奶仍是當家產品,以225ml小瓶原味草莓為例,月銷量1萬以上。但是創新產品未見起色,如臭臭奶、奶咖牛奶等月銷均未過百。
均瑤健康則是進軍益生菌領域,并根據益生菌新品類及渠道特點,搭建四個新事業部,該公司預計2022年新增銷售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宋亮表示,均瑤健康這些年一直在尋找競爭優勢和壁壘,現在均瑤健康想在益生菌有所突破,重點在產品的創新、研發,所以此次如果可以成為潤盈生物的重整投資人,就將有屬于自己的生產基地,也更方便研發。
“益生菌行業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所以益生菌的發展一直都有些阻礙,并且從菌種來看,大部分來自海外進口,對于國內本土的菌種發展來說確實存在很大的挑戰,但是從長期來看,如果益生菌產業一旦被嚴格規范,監管層出臺相關標準,益生菌行業會有良好的表現?!庇斜=∑窂臉I人士向記者指出。